近日中国农民在广西盖“豪华大厦”养猪的壮举引发外媒关注,英国《每日邮报》5月16日就发表长文用惊叹的口吻向外国人展现了这一中国式创新。
在报道中称,中国广西的一家私企盖起了两座专门养猪的7层大楼,而他们目前正在建设的另一栋高达13层豪华大厦也将被用来养猪。
这些专门养猪的大楼里配备了各种运输饮水、食物以及粪便处理的管道以及各种生猪养殖的专业化设备,此外大楼里还设置有大型电梯可供生猪快速上下楼。
报道称,这是中国在推进全球最大的生猪养殖产业化进程的伟大一步,尽管成本不菲,但是这样的高楼养殖将极大的提高猪肉品质,并为当地人创造巨大财富。
报道称,虽然对于一些个体户来说,这样的巨大工程投资风险太大,但这样的集约型养猪方式可能会彻底颠覆人口密集土地稀缺的亚洲生猪养殖产业。
如今许多国家也开始效仿这种盖高楼式的养猪方式,荷兰的一家养猪设备供应商的总经理彼得·范·伊苏姆(Peter van Issum)表示:“如今在荷兰两层楼或三层楼式的养猪场的建设需求正在增大。”
韩国目前也有专业的生猪养殖企业建起了自己的高楼养猪场,范 · 伊苏姆表示,未来可能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高楼养猪的企业,这种创新有着明显的优势,将会颠覆整个猪肉行业。
如果成功或可影响整个亚洲
英媒称,中国出现高层“养猪酒店”,每层可养1000头猪,这种高层养猪场节省了占地面积,但建筑比单层农场昂贵。
这家农业公司有两栋7层楼的母猪育种厂,还有四栋在建,其中一栋高达13层,堪称世界最高养猪场。
报道称,欧洲尝试过两层或三层养猪农场,其中一部分仍在使用,其余已废弃。近年来,由于管理困难,加上公众抵制大型密集养猪场,欧洲没有新建类似的养猪场。
但现在,随着中国推进世界最大规模的工业化养猪场——也是中国30年来努力实现农场现代化为乡村地区创造财富的经济改革行动,公司正在不计成本,实验高层养猪模式。
报道称,这些“酒店”表明了随着中国改革养殖模式,一些养殖业主非常愿意尝试新的办法。
这家农场的一位经理说:“高层建筑(养殖)有很大优势,可以节约能源和资源。不需要很多土地就可以养很多猪。”
报道认为,中国高层建筑养猪农场的成功经验可能对设备供应商以及人口稠密而土地稀少的亚洲产生影响。
为这家农业公司设计排风系统的荷兰供应商米克罗凡公司的总经理彼得·范伊苏姆说:“我们发现两层或三层建筑的需求在加大。”
该公司还为韩国一家三层育种公司提供供给。范伊苏姆说:“高层建筑育种仍然是例外,但未来或许发生巨变。”
报道称,该猪场位于中国南方的亚计山,亚计山看似并不适合建大型养猪农场。沿着一条狭窄的山路向上攀爬,远离村庄,大规模水泥建筑养猪场建在山上,山谷之下是茂密的森林,这家农业公司原计划用来吸引游客的。
然而,这个地方离贵港比较近。贵港是个内河港口城市,是通往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区——珠江三角洲的门户。
美国一家农场管理公司中国分公司的副首席运营官说,高层建筑意味着成本也更高,复杂程度加大,比如向建筑输送饲料。他说:“这样可以节省土地,但是加大了养殖系统的复杂程度。水泥或钢材的成本也更高一些。”
报道还称,卫生隐患也提高了成本。就连欧洲的双层农场都曾引起过担忧。一旦爆发疫情,就不得不进行全面扑杀。
不过,这家公司的养猪场经理说,公司实行楼层单独管理,工作人员每天在同一楼层工作,从而降低了爆发瘟疫的风险。新到的母猪先放在顶层,然后由电梯分送到安置楼层,并一直留在那里。
排风系统可以防止空气在楼层之间循环。送风系统通过地面通道送风,通过每层的管道输入。管道连接房顶的中央排气口,有高功率风扇将空气排过过滤器,然后从15米高的烟囱中排出。
报道表示,亚计山还在兴建一个垃圾处理厂处理养猪场的粪便。经过处理后,液体可以喷灌周围的森林,固体卖给附近的农场当有机肥。
公司说,养殖项目用于降低瘟疫风险、环境影响和劳动成本的附加设备。不过,一位养殖场经理说:“我们需要时间来看看这种模式是否可行。
【扩展】
01
高楼养猪节省土地
到了21世纪,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养猪业也在追求“全进全出”、“集约化经营”的生产模式,但是受到土地的限制,一些养猪人又开始研究了,是否可以把“平面化”的猪舍布局变成“立体式”,用楼房来进行工业化养猪,于是黑龙江、浙江、河北、辽宁、福建等多地都出现了真正的高楼养猪。
那么,楼房养猪究竟能节约多少土地呢?我们来算一笔账。比如一个万头猪场,它的建筑面积要6000㎡,占地面积要3~4万㎡;而如果建设一栋4层楼房,建筑面积只需要1500㎡,减少4500㎡,猪舍间的隔离带更是可以减少1~2万㎡,也就是说,整个猪场的占地面积只需要1万㎡就足够了。
这是有真实案例的,比如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立体式养猪场——河北玉田县的兴田园生态农场,这座8层楼的猪场占地面积仅12亩,但是年出栏生猪10万头;如果按照常规的建设方式,起码需要400亩到450亩土地。
2
楼房养猪能节省人力成本
楼房养猪真正进入养猪人视野的是在最近几年,主要是由于环保的要求。一是政府对于猪场用地的审批近乎严苛;二是环保的投入越来越大、运行费用越来越高,而楼房养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粪污处理的面积,也便于集中处理。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提到的正大6层楼高猪场,就主要采用“高床发酵生态养殖”技术,可基本实现养猪污水“零排放”,还有臭气控制工艺、负压操作,猪场产生的氨气可被回收利用。
另外,由于养猪业人力成本的增加,以及招人难问题的出现,极大地增加了养猪成本。而楼房的结构构造,有利于安装配备各种自动控温、自动喂料、自动冲洗等系统,实现高度自动化和数字化,极大地降低人工成本。
3
楼房养猪又有哪些缺点?
当然,凡事有利必有弊,楼房养猪又有哪些缺点呢?首先很多人会想到成本的问题。福建农林大学教授修金生是楼房养猪领域的专家,他算到,目前有漏缝地板、粪尿自动分离,能够实现机械清粪、机械通风、机械喂料的养猪场,土建造价是500元/㎡(土建指的是浇筑框架和楼板)。而楼房的造价是土建造价的两倍,达到1000元/㎡。
另外,楼房养猪一般猪只密度比较大,猪群过于集中,如果通风措施做得不到位,会造成猪舍的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比较大,如果猪只一直在这种环境里生长,容易造成呼吸道疾病。还有,楼房养猪最好有一定规模,能实现全进全出,从源头上防控各种疾病。
还有当前国内缺乏猪场设计方面的人才,很多楼房养猪,只能请外行来设计,没有考虑到猪只的生长习惯,结果往往会出现问题,影响生产成绩,给猪场带来损失。
4
楼房养猪适合哪些猪场?
从上面这些综合来看,我认为楼房养猪比较适合土地资源紧张、环保要求高、人力成本高的区域,另外,楼房养猪适合老旧猪场改造,比如你的猪场基本配套措施都比较完善,但是又想扩大规模,周围又没有足够的土地,这时你就可以把老旧猪舍进行升级改造成高楼,或者在周围的地方建高楼,这样可以减少大量的附属设施的投资。